主页 > ufo >

宋朝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板子是什么?

ufo 2025-06-17 22:09www.178955.com天下奇闻

历史剧里的那块“板子”:笏板的故事与功能介绍

亲爱的历史剧爱好者们,你是否曾被电视剧中官员手中的那块神秘“板子”所吸引?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块笏板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的来历、功能以及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变迁。

在历史的长河中,笏板这一物件有着悠久的历程。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时期,到了周代更是被明确写入礼制规定。你是否知道,诸侯上朝时手持的便是牙笏?这一传统历经千年,直到满清入关才被废除。

各朝代的笏板材质各异,有的以玉制成,有的则用象牙或竹片。据《礼记》记载,笏板的尺寸也有规定,长度约为两尺六寸,宽度为三寸。虽然这些尺寸在古代与现代有所不同,但足以窥见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那么,笏板到底有何作用呢?它如同现代的备忘录。大臣们上朝汇报工作时,由于工作内容繁杂,容易遗忘,于是就将关键信息记在笏板上,以防遗漏。《释名》中记载“笏,忽也,备忽忘也”,便是对其功能的生动描述。

笏板还承担了记事本的角色。除了记录自己需要上报的事情,皇帝交代的工作,大臣们也会记在笏板上,以免遗忘。《礼记·玉藻》中提到:“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笏板还有一项独特的功能:挡住自己的脸。上朝时,大臣们的目光需落在笏板上,以此表达对天子的敬意。在古代,仰面视君被认为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大臣们需得到皇帝的允许才能抬头直视皇帝。

在纸张被发明之前,笏板是大臣上朝时重要的记载工具。而随着纸张的普及,笏板逐渐演变为礼节性的用品。在明清时期,笏板开始有了品级之分。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制的牙笏,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则使用竹笏。到了清代后期甚至发生了变革:五品以上官员用牙笏;五品以下官员则直接不用笏。最终满清入关后,笏板制度被废除。

笏板虽小却见证了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大臣们的荣辱兴衰。它是古代政治文化的缩影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你更深入了解这个历史剧里常见的物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与知识。让我们共同感叹古人的智慧与礼仪之美吧!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5.com 奇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奇闻趣事,奇闻异事大全,趣闻怪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历史趣闻,体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