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外皮感觉器已进化成高级装甲式的灵敏皮肤
【惊奇发现】近日,科学界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早在一个多世纪前,人们就注意到了鳄鱼和短吻鳄身上一个奇特的现象:它们的头部、颚部、嘴里和齿间分布着许多突起的小黑点,这些被称作外皮感觉器官(ISOs)的神秘结构,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如今,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们终于揭示了它们神秘的面纱。
这些鳄鱼的外皮感觉器官在进化中,巧妙地融合了触觉、冷热感受以及化学刺激探测,形成了一种如同高级装甲般的超敏感皮肤。这一重大发现被刊登在了英国著名的《演化发育》杂志上。
研究人员深入了鳄鱼属(包括鳄鱼、大鳄鱼、短吻鳄和凯门鳄等)的奇特生理构造。鳄鱼的鳞片,由胶质蛋白和骨板构成,为它们提供了强大的保护。而其头部的鳞片更是独特,是由坚硬的皮肤经过分裂形成,并非基因决定的。
这些鳞片上的外皮感觉器官就如同一个个精准传感器,敏感得如同人的手指。科研人员选择了尼罗河鳄鱼和眼镜凯门鳄作为研究样本,希望解开这些微型器官“辨别目标及形成机制”的神秘面纱。
研究中发现,在凯门鳄的胚胎时期,其头部的ISOs在皮肤开始形成鳞片之前就已经出现;而尼罗河鳄则在全身发育出了ISOs。这两种鳄鱼的ISOs中,都包含了机械、冷热以及化学感受受体通道。这使它们能够将触觉、冷热感知与化学刺激探测结合在一起,尽管它们无法探测水中的盐度。为了调节因周围水中盐度过高而渗透至体内的盐分,尼罗河鳄的舌头上甚至分离出盐腺。
这也意味着,鳄鱼能够探测到表面的压力波,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迅速发现猎物。它们的热敏感性让它们通过交替晒太阳和进入冷水来保持体温,而化学感知能力则帮助它们寻找到最适宜的栖息地。
领导此次研究的迈克尔·米林科维奇解释道:“ISOs传感器能够探测多种类型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其他脊椎动物的感觉器官都无法与之相比。鳄鱼将分布式传感系统集中成了分布式多感觉的微型器官ISOs,从而形成了一种高级装甲式的极灵敏皮肤。”这一发现无疑为科学界揭示了鳄鱼进化的奥秘,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古老生物提供了宝贵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