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喜欢挑诸葛亮的刺?

历史趣闻 2025-06-18 00:33www.178955.com天下奇闻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然而关羽和张飞却对诸葛亮不以为然。尽管刘备多次强调“吾得军师,犹如鱼之得水也”,但两位大将依然对诸葛亮抱有敌视态度。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几个关键原因。

诸葛亮的高人架子让关羽和张飞心生不满。第一次拜访时,童子告知诸葛亮外出,归期不定,张飞听后不耐烦地表示“既不见,自归去吧”。即便第二次冒着大雪拜访,张飞依然抱怨,“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刘备却决心要让诸葛亮了解他的诚心。他俨然以周文王为榜样,尽管自己征战多年却苦无出路,但遇到诸葛亮后,他仿佛找到了希望。刘备的坚定决心和耐心,是张飞所无法理解的。

刘备对诸葛亮的优待也引起了关羽张飞的不满。刘备以师礼待之,让关张不悦。此时的诸葛亮年仅二十八岁,而刘备已经四十七岁。尽管刘备地位崇高,拥有皇叔的身份和大汉左将军的军衔,但他却把诸葛亮当作自己的水,让自己得以生存。这种待遇让一贯受刘备重视的关羽、张飞感到冷落。

诸葛亮的主动要权也引起了张飞等人的不满。与徐庶只负责建议不同,诸葛亮要求独掌大权。他不仅在会议上要求刘备把代表最高权力的宝剑印信交给自己,而且要全权处理事务。这种强势的做法让张飞等人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诸葛亮过于嚣张。尽管诸葛亮摆出了高傲的姿态,但他确实有本事。他等待多年,只为寻找一位值得辅佐的明君。他摆架子是为了考验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度,这是为了能够大展拳脚。如果不主动要求权力,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理念。

最终,通过火烧博望坡的战绩,大家对诸葛亮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曾经对诸葛亮不屑一顾的关羽、张飞也不得不拜服在他的脚下。新野百姓更是感激涕零,“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诸葛亮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曾经的狂妄也成为了传奇。

诸葛亮的才华、智慧和决心让他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尽管他摆出了高傲的姿态,但这也是他为了找到一位值得辅佐的明君而不得不做的考验。他的成功证明了有能力的人必须有足够的傲慢和坚持,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5.com 奇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奇闻趣事,奇闻异事大全,趣闻怪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历史趣闻,体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