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回客”到“回头客”(现场评论)
在去年的进博会上,一家捷克水晶玻璃制品企业初次亮相,以较小的展台和少量的工艺品试水市场,没想到市场反响热烈。今年,他们如同从“头回客”一跃成为“回头客”,积极申请了更大的展区,带来了更多产品。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进博会的魅力,也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哪里有机遇,企业就会奔向哪里。在服务贸易展区,尽管实物展品不多,但观众热情不减,参展商充满斗志。一家旅游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参展不仅是为了宣传自己、对接中国采购商,更是一次市场调研。通过进博会,他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旅游市场的潜力,也得以调整服务策略,更精准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企业发展的机遇所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连续参展,正是因为从进博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潜力。
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连接中国消费升级趋势的桥梁。例如,新西兰乳品企业纽仕兰在进博会后,销量大增,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不仅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进博会的举办,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的升级需求,也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商机。第二届进博会的签约企业数量已经突破百家,充分说明了市场对进博会的期待和信心。一位参展商的感慨,“不来中国,哪有机遇?”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中国市场的机遇不仅在于其庞大的规模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更在于中国持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到即将实施的外商投资法,中国的开放行动不断兑现承诺,为各国企业分享中国红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的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进博会是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的决心。有中国市场的支撑和对外开放的保障,进博会必将越办越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经济发展将更多地分享中国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