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制造业PMI降至两年低点
临安区天目山镇的外贸企业车间内,在2021年7月15日,工人们正在为出口海外的自行车进行钢圈抛光工作。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四月份有所回落,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受到明显影响。界面新闻所搜集的七家机构预测数据显示,本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6.5%,远低于荣枯线(即50%),表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尽管面临困难,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并未停滞。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指出,制造业景气度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新冠疫情在全球经济发达区域的超预期反弹,对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影响;二是国际因素如俄乌冲突导致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三是市场预期由弱转强需要时间,影响国内需求和企业投资行为。对此,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师们普遍认为,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制造业的景气度有望在短暂下行后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非制造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在四月份录得41.9%,比上月回落了6.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明显回落,处于低位扩张区间。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行业如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受到严重打击。但也有一些行业如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仍保持稳定增长,为经济社会的稳定有序运转提供了支撑。
建筑业在新订单的推动下保持扩张态势。随着部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度超前,土木工程建筑业保持较快施工进度,对经济社会恢复生长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尽管面临内外部的不确定性,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推进,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商务活动有望逐渐回升。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变化,同时也需要企业加强自身的创新和转型,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