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0年的车的老司机,为何朋友们都把他了“拉
在河南省的一个农村家庭中,有一位名叫黄宝生的老司机,他的名字与一辆特殊的车辆紧密相连——灵车。这位拥有3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他的乘客群体有些特殊,都是已经离世的人。
黄宝生,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一个行驶在生死边缘的驾驶员。25岁那年,他凭借熟练的驾驶技能进入了郑州市殡仪馆,成为了一名灵车司机。从此,他的生活便与逝者紧密相连,每一次出车都是一次生命的告别。
这份工作为他带来了孤独与疏离。亲友们对他的职业心存忌讳,他的存在仿佛成了一个禁忌。在喜庆的场合,他总会被悄然忽略,即便随了份子钱,也从不现身,因为他怕触及别人的忌讳。
黄宝生却对自己的工作极为满足。在他看来,有份工作在那个年代已经不易。作为殡葬行业的从业者,他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他不主动握手、不说再见、不笑,因为这些都是为了让逝者家属感到舒适。他的笑容只在工作中收起,板着的脸成了他最大的“温柔”。
灵车司机的工作并不容易。全年无休,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黄宝生介绍,只要电话响起,无论何地何事,都必须立刻出发。他必须保持平稳驾驶,时速控制在三四十公里,以避免对逝者仪容造成影响,也要照顾随车家属的情绪。
面对生死,黄宝生早已坦然接受。他也常常遇到恶作剧。当他接到任务去拉尸体时,却发现附近有人家正在办喜事。面对这样的恶作剧,他选择一笑置之。在郑州市殡仪馆,像黄宝生这样的灵车司机还有十多人,他们每年要完成一万多次的出车任务,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
他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逝者的引导者。面对生与死的交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尊严与意义。在黄宝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乐观与无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他是那个行走在生与死边缘的人,用自己的温柔,为逝者送上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