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最大的隐患,手机壳含超强致癌物!
现代手机日新月异,屏幕不断扩大,功能日益丰富,但其脆弱的屏幕也让许多用户感到不安。如今,不贴手机膜、不戴手机壳几乎无法安心出门,因为人们普遍担忧如果不加以保护,手机可能会受到损害。最近有关手机壳携带致癌物质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手机壳携带致癌物质的消息。据报道,这些致癌物质如苯和甲醛,会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内脏。这个消息引发了公众的极大关注:我们的手机壳真的含有致癌物质吗?为了验证这一传闻,记者带着从市场上购买的三种普通手机壳,前往北京服装学院应用化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检测。
实验过程严谨而细致。实验员将三种手机壳分别置于密闭烧杯中,并用红外线快速干燥器进行烘烤加热。这一步的目的是加速有毒物质的释放。接着,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手机壳进行了十分钟的烘烤加热,模拟手机通话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局部高温。然后,通过先进的仪器对烧杯中挥发的气体进行VOC含量分析。
经过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三种廉价手机壳中确实含有不同量的苯系物质和甲醛。这一结论得到了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实验人员的验证。这些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不合格的塑料胶或粘合剂。目前国家没有针对手机壳的行业检测标准,因此无法确定这些物质是否超标。
苯和甲醛都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一类人类致癌物。尽管两次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廉价手机壳确实含有一定量的苯系物质和甲醛,但关于这些物质是否会导致癌症,目前仍没有相关的检测标准。
专家建议,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消费者在选择手机壳时,应尽量选择无明显气味的产品,并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下使用手机。应尽量避免让儿童接触手机壳。对于室内空气污染,也要注意开窗通风,并选择活性碳吸附材料来协助净化室内空气。
虽然廉价手机壳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但消费者不必过分惊慌。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选择优质手机壳、保持空气流通等,就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