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名将王忠嗣,如果他活着安禄山敢反吗?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盛唐时期最厉害的名将——王忠嗣的故事。
王忠嗣,一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一探究竟。
王忠嗣,太原名门之后,父亲王海宾曾是陇上一员猛将,以骁勇善战闻名。在一次战斗中,因为诸将嫉妒他的功劳,王海宾因寡不敌众,英勇殉国。那时,王忠嗣仅九岁,面对父亲的离世,他伏地号泣,令唐玄宗为之动容。
玄宗皇帝抚摸着王忠嗣的头,深表同情与赞赏。他赐予王忠嗣三项特殊待遇:封官、赐名忠嗣并养在宫中,与皇子们一同学习生活。成年后的王忠嗣雄毅寡言、有武略,在与玄宗讨论兵法时,对答如流,深受玄宗喜爱。
开元二十一年,王忠嗣终于有机会前往河西,与吐蕃作战。他的勇猛异常,曾亲自提刀斩敌,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在另一次战斗中,他单骑冲入敌阵,独杀数百人,威震敌国。这样的战绩使他迅速成为唐朝的大将。
开元二十八年,王忠嗣出任河东节度使,此后又成为朔方节度使,兼任过河西、陇右节度使。他一人掌握四镇节度使之职,历史上绝无仅有。那时,王忠嗣掌握着唐朝最精锐的部队,多达26.7万人。
他的麾下将领也是人才济济,如后来的名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都是王忠嗣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随着王忠嗣威望日高,也引来了宰相李林甫的嫉妒。李林甫暗中诬告王忠嗣,说他与太子李亨勾结,企图谋反。唐玄宗闻讯大怒,将王忠嗣逮捕到长安,一度想处死他。
幸好哥舒翰深受王忠嗣的恩情,他奏请玄宗为忠嗣伸冤。经过一系列波折后,唐玄宗才免他一死。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年王忠嗣突然暴死,死因成谜。这也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测和怀疑。后世许多史学家都在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值得一提的是,王忠嗣在任期间已对安禄山的野心有所察觉。安禄山身为当时唐朝势力最强的藩镇首领也曾忌惮王忠嗣的存在。若王忠嗣在世的话或许能阻止安禄山的叛乱也未可知。可以说他的死不仅对唐朝是一种巨大损失也是后人的遗憾啊!我们得以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窥见那个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一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