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生存现状:收入不及保姆 挤火车住招待所
在中国的足球领域,女足前国脚丹的故事引人深思。这位年轻的女子,在足球场上曾有过辉煌的过去,然而如今,她却在北京的街头摆起了地摊,卖起了衣服。这并非孤例,而是中国女足球员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丹,这位曾经的女足国脚,如今还未满25岁,却已经离开了足球场。她的遭遇让人心痛,同时也让人思考中国女足球员的待遇问题。曾经的女足队员们,在赛场上拼搏,为国家的荣誉而战,然而退役后,她们的生活却变得艰难。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即便是女超联赛中的主力球员,月薪也仅仅在4000元左右。而其他球队的球员,月薪更是低至千元。这样的待遇,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保姆。前女足队长王坤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退役后,她至今仍未找到稳定的工作,旧伤新痛,让人忧心。
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女足队员们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她们身穿训练服,有时甚至需要自己购买。出国比赛时,虽然携带了电脑,但绝大多数都是低端本,价值不过4000元。而且,由于无线上网卡费用昂贵,她们很少使用。住宿条件也极为简陋,往往是三四人挤在一个房间,甚至有时需要挤火车。
除了待遇问题,女足队员们还面临着关注度的困境。尽管老女足们在1999年美国世界杯上获得了亚军,但国内的关注度却依然很低。女超联赛的门票往往无人问津,即使是免费赠送也很少有人前来观看。
更为严峻的是,女足队员们在退役后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很多队员期望能够到学校当体育老师,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长时间的封闭式管理也让她们在寻找另一半时面临困难。
这种现象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应该给这些女足队员们一个踢球的理由?她们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是我们国家的骄傲。生活中的她们,却面临着太多的困境。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她们,关心她们的生存状况,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毕竟,她们也曾为我们带来过荣耀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