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寒热怎么办
“寒热往来”是一种特殊的热型,表现为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伴随虚汗淋漓、目睛上窜等症状。这样的病症曾在一位母亲的身上突然显现,让人困惑不已。
这位母亲在1973年的春天,突患奇病。先是周身寒颤,约两小时后,汗水涌出,身体燥热,心中烦热如焚。寒时虽盖被数重犹颤抖,热时身着单衣仍感烦热。这样的寒热交替,让她饱受折磨。
病状如疟疾,却发无定时,让人苦思不得其解。决定借鉴《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来复汤进行尝试。此汤由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等多种药材组成,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后无法恢复等。于是,两剂药后,病情即告痊愈。
20年后,又遇到一位患者张晓凤,体高形瘦,患寒热往来已一年多,久治不愈。病起于剖腹产后感染,发高热后得此怪病。先寒后热,寒至颤抖,热时烦躁汗出,无固定规律。各种检查均查不出原因。想起之前母亲的病情与来复汤的主治颇为相似,于是决定使用原方。
经过几次复诊调整药方,最终采用《岳美中医疗经验集》中的六味地黄汤加柴芍桂五味方加减,终获良效。此患者虽未一药而愈,但数剂后症状明显缓解,可见古人留下的经验在实践中验证了其有效性。
在治疗过程中,医者不断尝试、调整药方,最终找到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这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针对个体情况进行治疗。也感叹前人留下的医学经验如宝藏般珍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在治病过程中,信任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位患者在一诊时便对医生产生了信任感,详细描述了病情,使得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并进行治疗。这也提醒我们,在求医过程中要保持信任态度,与医生共同面对疾病。最后要感谢原作者向我们分享了这一宝贵的医学故事和经验。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