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植物消失百种
植物专家舒志刚正在引领孩子们走进蝎尾草的奇妙世界。由于蝎尾草的特性,手掌无毛孔可安然触摸,而手背则因毛囊丰富,一旦触碰便可能感受到如蝎子蜇般的痛感。
在繁华的都市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宝藏——紫竹院公园,它被誉为京城的“野生乐园”。这个公园内生长着众多珍稀的野生植物。其中,有著名的药材“半夏”,有红军长征时的救命草“厥麻”,还有美丽如小草莓的“蛇莓”。它们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生长,悄然绽放。
随着春末夏初的来临,公园内又迎来了一波挖野菜的热潮。舒志刚表示,他经常被问及野菜能否食用以及食用野菜的好处。他强调,大部分野菜是铺地植物,挖掘它们不仅破坏了植被,导致土地裸露,而且从健康角度来看,食用野菜并非明智之举。由于环境污染、汽车尾气等因素的影响,野菜往往被污染,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健康无害”,甚至很多野菜具有毒性。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橚,在艰难时期编辑《救荒本草》,介绍可食用的野菜。但舒志刚指出,现在并非那个时代。人类日常食用的食物经过千年的筛选,留下的都是营养丰富的精品,无需再费心寻找野菜。他强调,“食用野菜实属多余之举”。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本土野生植物正面临消失的边缘。舒志刚向北京晨报记者透露,从北京边缘向城市中心推进的每一千米,物种数量会减少五个。1993年出版的《北京植物志》中列明的260多种野生植物中,如今已有上百种在京城难觅踪迹。
在紫竹院公园中,舒志刚指着一个小叶朴树说,这种树因为生长能力强且不起眼,常常在园林规划中被忽视。虽然它曾是最常见的树种之一,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鹅绒委陵菜——红军长征时的“看家菜”厥麻,在紫竹院公园也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几株。
这些野生植物的消失不仅让我们失去了一种生态平衡,更是失去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舒志刚呼吁大家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让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生长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