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突厥人的后裔今何在?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新疆地区出现的所谓“国”闹剧虽已烟消云散,但“”问题却持续困扰着中国。所谓的“”,即厥或厥斯坦,其命名与西突相对,特指在中国新疆地区的突厥后裔组织。值得注意的是,像对中国危害极大的恐怖组织——“厥斯坦解放组织”,其总部便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受到了不少土耳其人的认同。这些分子主要由维吾尔族人构成,他们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维吾尔族与土耳其族同源于突厥,妄图在新疆建立所谓的“东土耳其国”,以此实现一个宏伟的构想——“大突厥联邦”。那么,维吾尔族人与现代土耳其人,是否真的与中国历史上的突厥人一脉相承呢?要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回溯突厥民族的发展历程。
突厥,这一民族起源于古匈奴的分支,最初在中亚叶尼塞河上游过着游牧生活。后来,他们迁徙至高昌的北山(即今天的博格多山)。在六世纪中叶,突厥被柔然征服后,逐渐迁移到金山(即阿尔泰山)南麓一带。从六世纪四十年代起,突厥开始与中原汉族进行交流。公元553年,随着木杆可汗的继位,突厥势力迅速扩张,东至漠北漠南和渤海沿岸,西至里海区域和中亚地区。在这一时期,突厥与波斯也有了联系。就在其势力极盛之时,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形成了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其中,厥仍占据大漠南北,并多次侵扰中原北疆;而西突厥则位于现今的哈萨克斯坦一带。
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数。公元582年以后,厥内部陷入了长期的混乱状态,与西突厥之间也频繁发生战争。到了公元599年以后,东西突厥均向隋王朝称臣,结束了其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从此之后,尽管“”问题不断演变和复杂化,但这段历史始终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突厥民族发展史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维吾尔族还是现代土耳其人,都与历史上的突厥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但并不能简单地将三者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