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民要求英国王室归还稀世巨钻
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后,印度网民掀起了一股归还巨钻的热潮。这颗名为“光明之山”的巨钻,重达105.6克拉,镶嵌在一顶王冠上,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这颗钻石起源于印度,历经多个统治者的手,包括莫卧儿王朝皇帝、旁遮普地区统治者等,最终在1849年落入英国王室手中。随着英国女王的离世,这颗钻石再次引发了热议。
随着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数量激增,印度网民纷纷要求英国王室归还这颗象征着历史与记忆的钻石。他们指出,这颗钻石是殖民时期从印度“偷走”的,应该归还给它的原产地印度。这颗钻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在印度中南部的戈尔康达矿山被发掘出来。它不仅在印度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世界珠宝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女王去世后,印度的官方态度与民众的态度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印度内政部宣布将9月11日定为女王哀悼日,而印度民众更关心的是“光明之山”钻石的归属问题。一些人甚至调侃道,英国王室估计吓得要给王冠多上几道锁。印度网民的诉求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广泛关注,不少年轻人将英国的君主制与当年以暴力为标志的殖民历史联系在一起。他们对英国王室持有的这颗钻石持批评态度,认为它是基于殖民历史的产物。
关于这颗巨钻的争议由来已久。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也声称拥有这颗巨钻,要求英国归还。印度非组织曾向法院提交诉愿书要求追回此钻石,但印度检察官员认为这颗钻石是旁遮普地区统治者“自愿赠予”英国人的。尽管如此,印度的立场发生了转变,印度文化部表示将“尽一切努力以友好的方式让‘光明之山’钻石回归”。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历史遗留问题、殖民主义以及文化遗产归属的广泛讨论。目前,这颗巨钻的未来尚不确定,但无疑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