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州铜柱旅游攻略 溪州铜柱简介 溪州铜柱地址
溪州铜柱,是一件承载着深厚历史背景的文物,它矗立在湖南省永顺县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铜柱原立于酉水河岸的野鸡坨下,但因凤滩水库的建设,于1971年被迁移到王村的花果山上,并受到了保护亭的精心保护。
这尊铜柱始建于北宋天德元年(1017年),见证了楚王马希范与土司彭仕愁之间的罢兵盟誓。回溯历史,唐末至五代时期,湖南地区被楚王马殷父子所统治。马氏委任土司彭瑊为溪州刺史,统辖永顺、龙山、保靖等县。当马希范继位后,溪州刺史一职由彭瑊之子彭仕愁继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锦州、奖州、溪州的少数民族万余人,在彭仕愁的领导下反抗楚王的统治。他们东出击破辰、澄二州,与马希范的军队展开激战。这场战斗使双方均受到重创,最终只得选择罢兵言和。为了巩固和平,双方在钢柱上镌刻了盟约,将其立于边陲。盟约中规定了双方各自所辖的地域,互不进犯,并明确楚王不得在土司所属诸州内任意征收捐税、拉夫派差、强买土特产等。
溪州铜柱高达四米,重达两千五百公斤。柱身为中空八面体,内部填充了马氏统治时期的铁钱。柱上镌刻的“复溪州钢柱记”共两千多字,以楷书字体秀丽著称,是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每当我们站在溪州铜柱前,都会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它见证了湖南地区的历史风云,也见证了土家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作为张家界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溪州铜柱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铜柱的壮丽与精致,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文化的丰富内涵。溪州铜柱的存在,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份传承的瑰宝。它让我们更加珍视历史的记忆,更加热爱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