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寄快递丢失4800元手镯
近日,重庆的林女士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她通过圆通快递寄出两只手镯到广东,价值数千元的其中一只手镯竟然在运输过程中丢失了。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林女士回忆,她精心包裹的手镯被妥善地送入圆通快递,然而当她收到广东的收件人反馈称有一只手镯未收到时,她立刻联系了快递公司。令人惊讶的是,当她看到包裹到达广东时的状况时,发现原本缠在一起的两个盒子只剩下一个,这明显表明包裹在运输过程中被人为拆开。林女士认为快递公司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圆通快递的工作人员回应称,是因为林女士寄件时并未选择保价服务,且此次事件是由于驿站包装不规范导致的物品丢失。在他们看来,只能赔偿300元作为补偿。这一回应引发了林女士的质疑和广大网友的争议。
对于这种情况,法学博士杜江涌律师表示,按照民事责任承担原则,快递公司的过错导致的物品缺失应该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赔偿。也就是说,无论客户是否选择保价,都不应影响消费者要求按照实际损失赔偿的权利。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无独有偶,前不久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快递纠纷。范先生网购的一架价值4099元的无人机需要换货,通过某知名快递公司寄出后却在途中丢失。范先生多次与快递公司和被告沟通无果后,将此事诉诸法律。法院最终判决快递公司赔偿范先生的货物损失并返还快递费。这一案例进一步证明了即使未保价,消费者仍然有权要求合理的赔偿。
即便购买了保价服务就一定能万无一失吗?答案并非如此。消费者在购买保价服务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赔偿的可能性,但在实际定损过程中仍然可能遭遇不公。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快递保价服务公正性和透明度的质疑。因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寄送贵重物品时最好选择等额保价并保存好相关证据,遇到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无论是未保价的普通快递还是保价的贵重物品快递,消费者在遭遇丢失或损坏问题时都有权要求合理的赔偿。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权益,学会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