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是什么日子 正月初十的风俗是什么
农历正月初十日,是中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石头节,也被称为石头神生日。这一天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内涵。
在这一天,石头成为了人们祭拜的对象。人们认为石器是庄稼的保护神,因此在这一天,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以表达对石头的崇敬之情。在河南等地,家家户户都会向石头焚香致敬。山东郓城等地还有抬石头神的习俗,展现了人们对石头神的敬畏和崇拜。
正月初十也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也被称为“老鼠嫁女”。在这一天,人们举行祀鼠活动,以志贺老鼠嫁女。不同的地方,习俗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七或正月二十五举行,但不少地区是在正月初十这一天。人们会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以祈求新的一年里老鼠不要作乱。有些地方还会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食用。
正月初十还有挂花灯的习俗。这天挂起的花灯叫做“添丁灯”,寓意着添丁进口,家族兴旺。在珠村等地,人们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会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以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生育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到社庙和祠堂悬挂花灯,花灯内点燃油灯,逐日添油。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家族传承的渴望和期盼。
除了以上习俗外,还有一些地方有烤“狮子火”的习俗。晚饭过后,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燃起一堆柴禾,将家中破旧的无法使用的笤帚、簸箕等统统投入火中焚烧。全家老少围着火堆烤火,祈求身体健康、百病不生。在蒙晋地区,正月初十还有吃莜面的习俗。这一天也被称为“老鼠娶亲日”,吃莜面是为了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
正月初十是一个充满民俗文化和人情味的节日。人们在庆祝节日的也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