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拥有类地铁核 相似成因造就迷你行星
【奇闻速递】近日,美国宇航局的“黎明”号飞船传回了关于灶神星的观测数据,这颗小行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
灶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小行星带内的第二大天体。一直以来,它都拥有与地球类似的神秘面纱。“黎明”号飞船在对其进行长达一年的观测后,揭开了这颗小行星的不少秘密。
根据观测数据,灶神星更像是一颗迷你的行星。它拥有与地球类似的铁核,形成方式也相似于地球和月球。科学家指出,这颗小行星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源自于约45.6亿年前的一个变化过程,使其形成了地壳、地幔和铁核的层状结构。值得一提的是,灶神星是已知唯一一颗从太阳系诞生之初就幸存至今的小行星。
“黎明”号还观测到灶神星表面因太空岩石撞击而暴露的矿物。观测结果表明这颗小行星可能曾拥有一个地下岩浆海。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灶神星的地质活动历史。
科学家通过对灶神星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表面地形陡峭且富于变化。一些陨坑甚至在非常陡峭的斜坡上形成,这些斜坡的塌方可能性超出了之前的预期。灶神星南半球雷亚希尔维亚盆地中部的山峰高度和宽度,甚至超过了月球上的同类山峰。这些发现使得我们对灶神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比灶神星和月球的差异,科学家们正在逐步揭开这两颗星球在太阳系早期演化中的故事。“黎明”号的观测还揭示了灶神星历史上发生的相撞事件。项目组科学家表示,灶神星南半球曾发生两次巨大撞击,分别形成了维纳尼亚盆地和雷亚希尔维亚盆地。其中,雷亚希尔维亚盆地是灶神星上的最大盆地。这些撞击盆地的年龄相对月球上的大型撞击盆地要年轻得多,令人感到惊讶。
通过“黎明”号的观测,我们对灶神星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这颗小行星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慢慢揭开,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发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