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能扳倒鳌拜 而汉献帝无法诛杀曹操
鳌拜与曹操:两位风云人物的不同命运
鳌拜与曹操,这两位历史人物,虽然都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们的经历与命运却有着天壤之别。
鳌拜,并非独揽大权的重臣,而是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其地位在遏必隆、索尼之下。他在四人中的显眼,更多的是因为其他三人的退让与不作为。索尼与遏必隆虽未直接插手朝政,但他们的存在仍对鳌拜有所制约。鳌拜虽以杀苏克萨哈显露出跋扈之势,但背后的势力并未强大到可以随意处置其他大臣的程度。苏克萨哈身为多尔衮的旧部,因政治立场问题,自然不受索尼和遏必隆的待见。鳌拜的崛起并非完全基于他的权势,而是其他两家的不作为。特别是索尼,身为索额图的父亲、赫舍里的爷爷,他的威望与地位仍在鳌拜之上。康熙帝整顿朝纲时,真正为鳌拜卖命的八旗子弟甚至难以凑齐二旗。
相较之下,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更像是养父与流浪儿。汉献帝逃离长安、到达洛阳时,朝廷几乎陷入了瘫痪状态,曹操迎奉他至许都,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实权。汉献帝身边只剩下名义上的号召力和一些无兵权的旧臣。他连都城许昌都是曹操定的,身边之人大多是曹操的派系,没有像索尼这样的顾命大臣或康亲王这样的旗下背景的王爷。如果韩暹杨奉能入朝,或者刘备能在朝廷里立足,汉献帝或许还能有所动作。然而事实上,他几乎无法制约曹操,因为曹操不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养父,从保姆到仆人都是曹操的人。他身边的势力薄弱,除了几个远房亲戚,再无其他有力支持。
鳌拜与曹操虽都是风云人物,但他们的命运与处境却有着显著的不同。鳌拜的跋扈更多是基于其他大臣的退让,而曹操则几乎完全控制了朝廷,与汉献帝的关系更像养父与儿子的关系。对于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理解,我们必须基于他们各自的时代背景与处境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