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死前做最后一件坏事 一百年后才被人揭发
在光绪逝去后的第三天,一个名字在晚清的政坛上如雷贯耳的人物也悄然离世,两大巨头相继倒塌,引人遐想。
慈禧,这位晚清实际的掌舵人,名义上是尊贵的太后,实则掌控了两任皇帝,她的权力之巅,犹如无人能及的巨擘。在清廷衰弱的时期,光绪皇帝雄心壮志地想要改变现状,推行变法。慈禧太后却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展现了她铁腕的一面。当变法的推进触及到守旧派的利益时,她果断出手,镇压了变法,囚禁了改革派领袖,光绪皇帝也由此对她心生畏惧。
这位皇帝虽名为国家元首,但实际上他的权力始终被慈禧牵制。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唯一的期盼就是慈禧太后离世后,他能重新掌握大权。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年轻的皇帝竟然在慈禧之前离世,两人的死期仅隔一天。这种巧合引发无数人的猜测和议论。
大内太医屈桂庭的《诊治光绪帝秘记》详细记录了光绪的病情。他的症状突然转危,没有任何预兆,表现出明显的中毒迹象。他临死前的症状如“在床上乱滚”,“腹痛难忍”,“面色发黑”,“舌焦黄”,这些症状都指向了中毒的可能。
关于光绪的死因,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慈禧毒死了他。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据传闻,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某个十月,光绪病重卧床时,慈禧也有所感应。而在光绪的日记中,他明确表达了对袁世凯和李莲英的不满,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得知并报告给了慈禧。慈禧听后心生怨恨,决定不能让光绪先她而去。这一情绪可能导致了她对光绪下毒的决定。专家历经五年研究后发布的报告进一步证实了这个推测。他们通过对光绪帝的头发、遗骨等物品进行反复检测和分析后得出结论:光绪帝是急性胃肠性中毒所致死亡。这一结论无疑为慈禧毒死光绪的说法提供了有力证据。这一事实让人们更加愤怒和悲痛,因为慈禧不仅在生前控制了光绪的一生,甚至在死后也不愿放过他。这样的行为让人不禁对这位曾经的最高权力者心生厌恶和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