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毛之地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不毛之地是什

奇闻趣事 2025-06-27 23:33www.178955.com天下奇闻

不毛之地:深入解读与生动阐述

不毛之地,这一成语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公羊传》,用以形容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其特点是不长草木庄稼。当我们提及不毛之地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广袤的沙漠,寸草不生的地方,或者那些因自然因素而丧失生机的土地。

一、成语释义与出处

不毛之地,拼音为bù máo zhī dì。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公羊传》的宣公十二年。在这个成语中,“毛”字代表像毛的东西,也就是谷物或草。不毛之地就是指那些贫瘠到连草都不生长的土地。

二、成语的应用与示例

原本的不毛之地,经过人们的努力,也可以焕发新生。比如经过植树造林,沙漠变绿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仙人掌在这种环境中特别耀眼,孤独而坚韧地生存着。一些历史典故中也常出现不毛之地的说法,如《三国演义》中的描述。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不毛之地的近义词有“不牧之地”,指的是不能养牛马的地,也就是荒地。而不毛之地的反义词则是膏腴之地,指的是肥沃的土地或地区。荒无人迹、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赤地千里等词也可以作为不毛之地的近义词。与之相反的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等富饶之地。

四、现实生活中的不毛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沙漠地带、高山秃岭等都属于不毛之地。这些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很难有植物的生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在这些地方进行生态修复,让不毛之地重新焕发生机。

不毛之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它还承载了人们对土地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当我们使用这一成语时,应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珍惜每一片土地,努力让荒凉之地变为肥沃之壤。

对于本文的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感谢阅读。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不毛之地的故事中,看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上一篇:成语不寒而栗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5.com 奇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奇闻趣事,奇闻异事大全,趣闻怪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历史趣闻,体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