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德国战败后:德皇威廉二世流亡荷兰,只能
在风起云涌的1918年,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和德国国内的革命风暴,普鲁士的末代皇帝威廉二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皇权的支持者纷纷呼吁他退位,这使得他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他的命运流转之路,引领着他走向了流亡之路。
威廉二世选择流亡荷兰,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在基尔港的水兵起义和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浪潮下,社会主义革命者坚持要求他退位。否则,他们不会参与组阁,这预示着德国可能陷入内战。巴登亲王作为当时的掌权者,也力劝威廉二世退位,以维护德国的团结与稳定。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威廉二世无奈选择了退位。
退位后的威廉二世为了躲避审判,流亡到了中立国荷兰。凡尔赛条约将他定义为战犯,主要因为他入侵了中立国比利时。他无法在德国逗留,否则将面临审判。他选择逃往荷兰,那里是中立之地,而且荷兰的威廉敏娜女王是他的亲戚,能够保证他的人安全。德国也还算厚道,为他搬运了家具和私人物品。
当进攻荷兰时,英国首相丘吉尔曾邀请威廉二世前往英国避难,但他拒绝了。攻入荷兰后,并没有为难这位曾经的皇帝。部分德军高级军官曾跟随威廉参加一战,他们无论出于个人感情还是国家利益的考量,都对威廉保持必要的尊重。
对威廉二世虽有所忌惮,但也并非全然感激。发动啤酒馆时,曾借用皇室名义,而皇太子也曾写信给兴登堡,要求他尽快将权力移交给党。德皇自己也曾向党捐献钱物,他的目的并非对有好感,而是希望通过推翻共和国,让皇室得以复辟。的野心并不止于此。
威廉二世最终在荷兰去世。可能是出于宣传或国内民众的心理需求,为他举行了一场葬礼。曾试图将他的遗体运回德国安葬,但威廉二世在遗愿中表示,只要皇室不复辟,他就永远不回国。尊重了他的遗愿,因此威廉二世的遗体至今仍然安息在荷兰。他的命运流转与历史长河紧密相连,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见证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