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婚礼服饰:明代婚礼传统服饰凤冠霞帔的由

奇闻趣事 2025-06-16 22:26www.178955.com天下奇闻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庶民女子的出嫁,如同璀璨的星辰降落凡尘,有着属于命妇的尊贵服饰——凤冠霞帔的荣耀。这并非简单的红色婚礼服饰,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准庶人的绛纱袍亲迎的先例。直到宋代,宫廷命妇的婚服仍是青色,真正的红色对襟大袖衫配上凤冠霞帔的装扮,是在明代得以确立,这种婚服样式如今被深深烙印在国人的婚礼记忆中。

翻阅历史的长卷,正史《大明会典·婚礼五》记载:“品官子孫假九品服,餘皂衫折上巾。”明代的婚礼,无论是新郎还是新娘的服饰装扮,都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在各类戏曲、小说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婚礼的盛况。

狄希陳公服乘馬,簪花披紅,童寄姐身着大紅纻絲麒麟通袖袍兒,素光銀帶,蓋著文王百子錦袱,四人大轎,十二名鼓手,迎娶到寓。这样的场景,如同画卷一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在明中晚期的流行小说《金瓶梅》中,也有许多关于新娘装束及婚礼的细致描写。

再对照明代版画和清代以来的绘画、戏曲中的形象,我们发现明代新郎所穿的公服应为乌纱圆领常服,而非红色的展脚帕头。这种服饰制度也见于会典,文武官常朝视事时,都会穿着这种公服。而庶民新郎则可能穿着皂衫折上巾,虽然目前尚未有典型的形象传世,但或许当时随着男子礼服的变迁而有所不同。

新娘的着装,会典中只载为“盛服”,应当是指当时女子的大礼服。从小说描写以及其他艺术形象来看,后期的新娘着装基本仿照命妇装束,戴凤冠(翟冠),穿大红圆领袍,霞帔或用或不用,盖锦袱(盖头),束带。这种形象在清代得以延续,并至今仍然能在某些戏装中见到。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婚礼服饰不仅仅是一件件华丽的衣裳,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记忆。无论是命妇的凤冠霞帔,还是庶民的新衣装扮,都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上一篇:库日天:库里为什么叫库日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178955.com 奇丽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奇闻趣事,奇闻异事大全,趣闻怪事,未解之谜,灵异事件,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历史趣闻,体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