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回应“四季度消费会否爆
在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中,国家统计局透露出了积极的迹象:今年前三季度,一系列关键经济指标已从负转正。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第三季度实现了0.9%的增长,季度增速年内实现了由负转正的转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同比仍显示下降了7.2%。这表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难后,消费市场正在逐步恢复,但仍需努力。
在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中,经济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虽然整体经济有所恢复,但消费和服务业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她指出,尤其是在国庆长假期间,尽管接待了国内游客6.37亿人次,但消费并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消费确实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领域。商品零售虽然受到较小冲击,但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服务消费如影院、景区等仍受到一些限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状态下,部分消费服务需求的释放受到抑制。她强调,从趋势来看,线下的服务消费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包括餐饮等。尽管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看似繁忙,但数据显示实际人数和收入均未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在探讨经济恢复的路径时,陈文玲指出,目前经济仍在爬坡阶段,服务消费仍是最大的短板。特别是旅游和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较大影响。她认为,只有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保持消费势头,才能实现真正的V字形增长。
刘爱华进一步分析了商品零售的三个方面:非必需消费品的恢复较慢,但消费升级产品仍保持快速增长。例如,化妆品等满足心理需要的消费品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受价格影响的消费品,如石油及制品类,对整体消费带来了一定的拖累。
尽管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但仍需努力刺激消费,促进服务业的复苏。只有全面恢复消费和服务业,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未来的经济走势将受到疫情防控、政策刺激和消费者信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