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鲜电商正在迎来一个霸主争雄的时代
标题:生鲜电商巨头的竞争角力:霸主时代的序章
在这个时代,从阿里巴巴3亿美元投资易果生鲜,到京东积极布局打造中国最大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平台,无一不在宣告着生鲜电商行业的霸主争雄时代已经来临。
电商市场的热点正在从继电器转向生鲜领域,其未来市场规模预计将高达近万亿。阿里、京东、苏宁等众多巨头纷纷在生鲜电商的冷链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展现出该市场的巨大潜力。尽管生鲜电商市场看似繁荣,但实则充满了挑战。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过0家的生鲜电商,但盈利的仅1%。大部分企业面临成本居高不下、配套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与此生鲜电商的头部效应开始显现,用户逐渐向头部应用集中,加剧了头部公司之间的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生鲜电商行业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洗牌淘汰阶段,但在2018年,有望转亏为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模式的升级,生鲜电商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线上或线下,而是涉及到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从源头直采到品控,从供应链到物流,再到用户黏性和成本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牵动着整个市场竞争的“神经”。
BCG预测,到2020年,线上消费在生鲜总消费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增长到15%,生鲜电商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3470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无疑加剧了各大巨头的竞争角力。
用户维度的竞争也在发生变化,从用户规模转向用户黏性,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中国电商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生鲜电商APP的用户活跃渗透率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某些平台在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和使用次数上表现出优势,这意味着用户黏性成为竞争的重要维度。如果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规模并增强用户黏性,未来将在竞争中占据更有力的地位。
生鲜电商行业正面临着一场霸主争雄的竞争。在这个时代,企业需要深入洞察市场变化,加强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不同维度的竞争挑战。从源头到销售,从物流到用户服务,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