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一致的计划之雪夜定策 赵匡胤和赵普谈什么
北宋初期的决策之雪夜定策:赵匡胤与赵普的深谈
大宋初年,天下分裂,四国纷争。北有北汉与辽,西有西夏和后蜀,南有荆南、楚、南唐、南汉及吴越。在完成后周世宗的遗愿(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子,因为我们之前的文章已经提到,陈桥兵变已经摧毁了柴家的统治,开始了宋朝的基业建设——陈桥兵变)后,如何消除四周的割据势力,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成为首要任务。面对北方的北汉虽小但兵强,辽国在辽穆宗的统治下政局混乱、国力衰弱;南方国家众多但版图小,统治者偏安一隅。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匡胤与宰相赵普之间展开了一场关键的对话。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赵匡胤来到赵普的家中。深知赵匡胤有夜访贤臣的习惯,赵普看到赵匡胤的到来便明白必有要事相商。赵匡胤开口说:“我睡不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特来与你商议。”赵普一听便知,赵匡胤担忧的是四周的割据势力,便询问其打算。赵匡胤提出先攻打北汉再灭南方的策略。赵普却持反对意见。
赵匡胤不解地问:“为何?”赵普解释道:“北汉虽小但兵强,世宗时都不曾侵犯。而且辽与北汉为保卫后周已结成同盟。如果我们贸然进攻北汉,必然会引来辽国的支援。北汉土地贫瘠,与契丹的战争必将旷日持久,对经济造成沉重负担。而南方各国并不团结,我们应先集中力量逐一攻破。南方物产丰富,具有战略价值,而且兵少将寡,可以速战速决,不会劳民伤财。”
赵普的这番话让赵匡胤最终决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这便是著名的雪夜定策。这个决策使得宋朝在两十年内实现了中原的统一,使得中原再次有了统一的汉人王朝。也正是这个策略使得宋朝错过了消灭辽国的最佳时机。在宋朝征伐南方各国时,辽穆宗被杀,新君耶鲁贤励精图治,使得辽国出现了一阵清明。在与宋太宗(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的高粱河之战及宋两次北伐中取得大胜,迫使宋朝从进攻方转为防守方。辽在耶鲁贤及后来的萧太后的统治下达到鼎盛,使得宋朝的统一大业受阻。为了保卫边疆,宋朝耗费大量军费,士兵无法退役,成为了宋朝的最大负担,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