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笑话明朝精锐火器部队亡于一只&ldq
在古老而庄重的北京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内,藏有一门独特的火炮——那是崇祯元年(1628年)精心打造的前装滑膛红夷型大炮。此炮管壁采用铁芯铜体的铸法,独特的设计在炮口处表现得淋漓尽致。炮身上设有准星和照门,以及实用的炮耳,一切都显示着当时的匠心独运。
回溯历史,明军曾在火炮上遭遇挫败,于是他们开始寻求变革,招募了技艺精湛的汉人工匠,终于锻造出超越自身水平的大炮。首都博物馆藏有一门崇德八年(1643年)铸造的“神威大将军”,重达三千六百斤,内径粗达14cm,全长超过两尺半,是明军火炮技术的高峰体现。
尽管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至巅峰,但操作方法和技术仍是许多炮手的短板。这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如清泉般流入中国。会教士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其中徐光启最先接触并学习。他的学生孙元化在崇祯三年(1630年)被授予登莱巡抚之职,他引进西洋火器,装备部队,并聘请了以葡萄牙军官特谢拉·科雷亚为首的顾问团。
孙元化的部队接受了西式的训练,并使用了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等先进工具。这些工具将复杂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转化为简单的标尺刻画,使炮手能进行精确的距离测量和角度定位。这支精锐部队却因一只鸡的缘故发生了兵变。崇祯四年(1631年),孙元化部队在增援大凌河城时发生兵变,导致特谢拉·科雷亚及其葡萄牙炮手大部分战死。孙元化被叛军释放后,仍被朝廷处死。
孔有德是这场兵变的关键人物。他在耿仲明的协助下占领登州后投降后金,向后金皇太极献上大量西洋火器和全套铸弹制药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孔有德的归顺使后金获得了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皇太极亲自在沈阳欢迎他们。这支部队结合了西洋火器和步骑兵的战术,成为当时无敌的存在。
这段历史不仅揭示了明朝军事技术的变革和西方科技的流入,也揭示了因小事引发的巨大变革。明军的兴衰、西洋科技的流入与融合、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的交织,都在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得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