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日记摘抄
前记】:季羡林老先生,性情中人,真性情的流露,跃然纸上。
日记摘抄】
1. 雨中的图书馆,我焦急地等待我的稿子登出,心情烦躁,母亲的担忧也在心中回响,1932年9月11日。
2. 朝九晚五的日常,坐得屁股都痛了。我的室友陈兆祊,他让我感觉不到生活的热情与思想,像一块死木头。吕宝东则更为不堪,缺乏人情味,1932年9月23日。
3. 看清华附中的女子篮球赛,说实话,看女孩子们打篮球……目光不自觉地就被那活力四溢的大腿所吸引。但只看了半场我就离开了,1932年12月21日。
4. 梁兴义告诉我,颐和园里有个燕大学生不幸溺水身亡。两人原本在昆明湖畅游,却被水草绊住,慌乱中喊出“help”,但周围的人们并不理解,以为是他们说的外语游戏,结果悲剧发生。燕大的教育,应该注重本土文化的普及,而非只推崇英文,1932年9月24日。
5. 晚上的级会,人迹罕至,一入门就听见要求吃茶点的声音。所谓的讨论会务不过是空谈。茶点一到,人们便一哄而散,清醒的人寥寥无几,1932年10月8日。
6. 整天无所事事,这些教授自己毫无激情,却不断考试学生,究竟要考什么?让人不解,1934年3月13日。
7. 一部旧小说《石点头》引起了我莫名的欲望。我渴望与更多的女性接触,体验生活的多彩,1934年5月17日。
8. 叶公超的态度让我自信满满——只要我的文章写得出色,何惧他人议论?1934年6月17日。
9. 大风呼啸,尘土飞扬,令人烦躁不已,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我作对,1934年1月19日。
10. 曾几何时,我视学生生活为高贵,尤其是进入清华后。但现实给了我一记重击。受大千老兄的提醒后,我对学生生活产生了反感。我在学校里求不到学问,出了校门又遭遇碰壁。那些摇头摆尾的先生们让我深感可怜与同情,他们并不知道生活的真实面貌,1932年8月25日。
结束语】:季羡林老先生的日记真实生动、情感丰富、笔触犀利。关注他的人生点滴,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文化巨匠的内心世界。希望您继续阅读、品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