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
本报北京讯(余建斌、宋星光报道)——在我国火星探测工程的壮丽征程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3月10日成功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无线联试。这一试验不仅全面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更是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洗礼。
每隔约26个月,宇宙的舞蹈将地球与火星牵引至最近的距离,这一刻的火星探测,如同抓住时间的翅膀,能够节省大量燃料。而2020年,正是这一火星探测的宝贵窗口期。根据我国的火星探测工程宏伟蓝图,今年我们将踏上这个红色的星球进行探测。此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习,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联试任务带来的严峻挑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火星任务团队以坚定的决心和精湛的技艺,积极应对。他们加强科学统筹,优化任务流程,合理调配力量,采用真实的飞控系统以及真实的航天器进行演练。在关键的时刻,他们毫无保留地投入,所有重大关键过程全部按照1∶1的比例进行全过程演练,最终按照工程时间节点完成了所有预定项目,达到了联试的预期效果。
在全球的火星探测热潮中,我国计划发射的探测器将追求“环绕、着陆、巡视”三个宏伟目标。这是一个起点高、难度大的挑战。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的负责人崔晓峰介绍,火星探测器发射后,将面临长达7个月的飞行旅程,期间技术状态变化大,深空探测空间环境复杂。飞控任务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智慧,更需面对巨大的风险挑战。
飞控团队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表示,将继续完善各项方案预案,优化组织流程,落实技术细节,全力以赴助力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是一支勇敢而富有智慧的团队,他们将以最专业的技能、最严谨的态度,向着火星探测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他们的努力,将是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的关键。让我们期待他们在未来的火星探测旅程中,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