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海星是珊瑚杀手
科学家们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海,这个被誉为“珊瑚三角区”心脏地带的海域中,发现了大量臭名昭著的长棘海星。这个重要的珊瑚礁区域横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哈马黑拉海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誉为“上的宝石”,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大堡礁、宁加卢以及其他地区珊瑚礁群的“基因之源”。
这些微小的珊瑚虫构建了珊瑚石骨骼外那层薄薄的“肉膜”,而长棘海星却以这些珊瑚虫为食。它们会吸附在珊瑚礁上,将胃翻倒出来覆盖在珊瑚石上,释放出消化液将珊瑚虫液化、吸收。当这片区域的珊瑚虫被吃完后,海星就会继续前行,只留下珊瑚虫的碳酸钙骨骼。
科学家认为,海星的大量繁衍可能是由于水质污染造成的,这也许是珊瑚大面积死亡的早期迹象。在哈马黑拉海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朗克斯动物园的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珊瑚礁研究项目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虽然该海域的珊瑚种类仍然比附近海域多出30%-50%,但某些区域已经被完全破坏。其中一位研究人员、詹姆斯・库克大学的安德鲁・贝尔德博士表示:“长棘海星是破坏珊瑚礁的罪魁祸首,我们发现这些珊瑚杀手的数量正在急剧增长。”不过还好人类有时间挽救这一危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研究人员塔什里夫・卡尔塔维贾亚表示:“幸运的是珊瑚礁鱼群的状况良好,如果我们能够应对当前的危机,珊瑚礁有能力自我修复。”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印尼暴力冲突频发的几年里,有人进行爆炸式捕鱼和海星开采等活动,给珊瑚礁带来了严重破坏。
珊瑚礁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生命结构之一,被誉为“海洋雨林”。这里有超过四千种的珊瑚礁鱼类生活在此处。它们支撑着超过地球鱼类物种的四分之一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大部分部分。珊瑚礁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旅游业利润。它们正在面临严重威胁,全球有高达百分之七十的珊瑚礁正在遭受破坏或已经死亡。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这些珍贵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