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长热毒疙瘩怎么办
武汉晚报报道,9月18日,记者刘璇与通讯员谯玲玲和代雨朦共同记录了一则病例。张奶奶,这位居住于汉口新华下路的82岁长者,在数日前发起了高烧,体温高达39.5摄氏度。她的左小腿出现红肿疼痛,经社区医院诊断,被确认为患有丹毒,并开始了抗生素的治疗。在治疗第三天时,邻居提出一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拔火罐和针刺放血以去热毒。这一尝试并未带来好转,反而导致了小腿红肿加重,针眼处不断渗液流脓。
张奶奶急忙裹上毛巾试图止住渗液,但短短时间内,整条毛巾就被湿透了。焦急之中,她迅速前往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寻求帮助。医生任君文仅通过几分钟的问诊,就确认了张奶奶腿上密密麻麻的数十个针眼和不断外流的渗液。经过细菌培养,再次确认了她患有丹毒。
武汉市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科主任谢沛霖对此进行了解释,丹毒的主要致病菌是溶血性链球菌。当身体出现破口时,这种病菌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淋巴管。张奶奶的情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拔火罐和针刺不仅未能治疗丹毒,反而加重了皮损,导致感染的扩散。她腿上严重的渗液是感染后的淋巴脓液,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脱水等严重后果。
谢沛霖主任还提醒公众,季节交替时,由于温度变化大,人体抵抗力降低,特别是那些有熬夜习惯的人们更容易感染丹毒。脚气是丹毒感染中最常见且易被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脚气病患者必须及时接受治疗。当肢体出现红肿疼痛时,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淋巴管炎、静脉病变等其他可能,绝对不可自行治疗。即使是消炎抗菌的软膏,也只有部分适用于皮损创面。
张奶奶的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寻求治疗方法时,我们应选择科学、安全的方式。不应盲目相信一些未经证实的疗法或者偏方,以免加重病情。目前经过五天的抗感染和外敷中药等对症治疗,张奶奶的病情已有所好转。(编辑李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