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年后或将出现美亚超级大陆
地球上现今可见的大洲,皆可追溯到那遥远的时代——距今约3亿年前的一颗泛古陆超级大陆。这颗超级大陆曾位于赤道附近,与现今非洲的位置相近。回溯至恐龙的时代,地壳的强大构造力使得这颗泛大陆逐渐分裂瓦解。而如今的地质学家们推测,相似的构造力有可能在未来再次作用,使这些分散的大陆板块重新结合成一个新的超级大陆——美亚大陆。大约一亿的岁月流转后,它将在我们的眼前显现。
古老的岩石和山脉是地球地壳不断运动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超级大陆的聚合与分散,这一过程大约每五亿年循环一次。寻找过去超级大陆形成的证据一直是艰巨的任务,但耶鲁大学的一支地质学家团队已经破解了这一难题,他们预测出了地球在一亿年后的可能面貌。
罗斯·米切尔带领的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了泛大陆之前的历史,确定了罗迪尼亚和努纳这两个更早的超级大陆的位置。罗迪尼亚大陆比泛大陆早大约十亿年,而努纳大陆则更早七亿年。在两次循环过程中,他们发现每个超级大陆都离前一个超级大陆的四分之一距离。基于这样的观察,他们推断未来的美亚大陆将在北极区域形成。
他们的预测基于古老岩石样本中的地磁痕迹数据。这些地磁痕迹记录了岩石在形成时相对于地球磁场的位置。它们像是指南针一样,引导地质学家追踪超级大陆的移动轨迹。
长期以来,地磁痕迹主要用于推断古老大陆的南北纬度位置,而东西方向上的纬度确定却十分困难,因为地球磁场在纬度上的变化很小。为了突破这一难题,米切尔和他的团队开创了一种新的磁场数据分析方法,用于探测真极漂移现象。真极漂移是指地球极点位置随着行星内部质量的移动而发生的渐变。通过追踪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古老岩石样本的经度位置。圣弗朗西斯塞维尔大学的地质学家及板块构造论专家布兰登·墨菲表示:“这是首次找到一种方法来获取古代的经度信息。”这一发现无疑为地质学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我们对地球的未来面貌有了更为清晰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