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焚琴鬻鹤是用来形容什么的?焚琴鬻鹤是什
焚琴鬻鹤,这一成语宛如一幅泼墨画卷,描绘出对美好事物糟蹋的深深遗憾。
所谓焚琴鬻鹤,字面上解读,便是焚烧古琴,出售仙鹤。古琴代表文化,仙鹤象征高雅,二者皆为美好事物的代表。将这两者作为燃料或商品,无疑是对美好事物的极度糟蹋。这一成语,由此成为了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破坏与糟蹋。
这一成语的来源,可追溯到《惠风话》的卷二,其中记载到:“焚琴卖鹤,破父所为,不图改之。”这不仅是一种对行为的描述,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批评。周颐在此书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糟蹋的深深痛惜。
而烧琴煮鹤,更是这一成语的具体表现。烧琴煮鹤,意味着把美好的风景、美好的事物破坏殆尽。如胡仔在《甘溪渔隐篆集》中所引的《西清诗》所述:“第一个杀风景,叫清泉,晒花,背山起楼,烧琴煮鹤。”这种破坏美好的行为,被诗人以尖锐的字眼描绘出来,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强烈批评。
那么,何为焚琴鬻鹤的典故呢?其实并无具体的典故,但这一成语却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对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批评与讽刺。无论是旅游中的随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还是其他类似行为,都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如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言:“怜香惜玉无情,煮鹤焚琴惹是非。”这里的煮鹤焚琴,便是对破坏美好事物的批评。这个成语也常常与近义词如“焚琴煮鹤”、“糟蹋美好的东西”等一同出现,共同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被毁的遗憾与批评。而其反义词“赵歌燕舞”,则代表了赞美之意。
焚琴鬻鹤这一成语,是对破坏美好事物行为的深刻批评与讽刺。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美好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而不是随意糟蹋。当我们面对这些美好事物时,应该心存敬畏,尽可能地去保护它们,而不是破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