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 属晚立秋、会致高温天
立秋晚至,柔润食物呵护时节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德国德国网周润健报道)
随着“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今日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今年的立秋时刻发生在午后,因此被称之为“晚立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立秋的早晚与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有句俗话这样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引发了公众对于立秋后天气变化的猜想。
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表示,立秋的早晚并不能科学地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近年的气象资料也显示,立秋时间的早晚对气温的影响并不大。尽管有民间传言,但科学依旧告诉我们,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包括地理位置、海洋流动、大气环流等复杂因素。
尽管有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雨水频繁,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但我们仍不能忽视天气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无论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天气仍可能湿热并重。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白天可能依然炎热,但早晚的天气相对凉爽,阳光充足,不再像盛夏那样闷热难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此时节,公众需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短暂的炎热天气,也就是常说的“秋老虎”,应注意防暑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及时的水分补充。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芝麻、蜂蜜、乳品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生津。建议搭配食用一些汤水和粥品,以适应季节的变化。
立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由热转凉的转折点。此时节,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秋风起、叶落知秋意。让我们珍惜这个时节,调整生活节奏,迎接秋天的到来。
“晚立秋”并不会带来异常的高温天气,公众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就能顺利度过这个时节,迎接凉爽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