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假酒案98人死亡
综合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8月2日,印度旁遮普邦假酒事件已造成98人死亡,官方警告称,死亡人数可能继续攀升。当天警方已突击搜查超过30个村庄,至少已有25名涉案人员被逮捕。此前,与此案相关的7名税务人员和6名警察因管控不力,已被旁遮普邦首席部长辛格下令撤职。宣布将为每位死者家属提供2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8万元)的抚恤金。
这起悲剧始于7月29日,然而直到两天后警方才接到相关报案。据推测,部分家属可能故意隐瞒了事实。有些家庭甚至在家人因饮用假酒去世后迅速火化遗体,还有人因害怕报复而不敢报警。直到31日,警方才开始着手调查。
8月1日,警方在旁遮普邦三个地区的搜查中,在某一村庄及路边餐馆发现了数百升的疑似酒精液体。据一名官员透露,这些液体实为含乙醇的变性酒精,通常用于油漆涂料和五金行业。这种酒精的致命性引发广泛质疑:它还能被称为酒吗?喝下它与喝有何区别?仍有部分人群为了贪图便宜而选择饮用这种有毒酒精。
印度的假酒问题历史悠久,事件频发。就在不久前,北方邦巴拉本吉发生假酒中毒事件,造成至少17人死亡,44人住院治疗。而在阿萨姆邦及北方邦和北阿肯德邦等地也曾发生类似悲剧,近100人因饮用假酒而丧命。这些仅仅是印度假酒死亡事件的一部分。
其根源,印度作为一个宗教国家,很多地方严禁饮酒,酒类并非日常商品。印度的酒类价格昂贵,一瓶普通啤酒的价格在10到20元之间,而其他酒类价格更高。这使得穷人无法承受消费真酒的费用。相比之下,假酒价格低廉,每升仅售约人民币一角钱左右。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促使部分不法商贩制造假酒并将其销售给无力承担真酒费用的民众,从而导致印度频繁发生集体假酒中毒事件。
尽管此次事件导致多人丧命,但类似事件未来仍有可能再次发生。除了的严格管控外,还需要民众的配合和自身经济能力的提升。要想让民众不再饮用假酒,他们需要有能力购买昂贵的真酒。这要求印度从改善经济入手,但短期内实现这一愿望可能仍然困难重重。这一残酷的事实提醒我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综合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