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政策简介:牺牲别国保全自己的一种手段
绥靖政策的幽魂:从九一八到慕尼黑阴谋的暗流涌动
在这个历史篇章中,绥靖政策如同一个隐形的幽灵,游走于国际关系的每一个角落。绥靖政策,即一种纵容侵略、退让屈服的政策,牺牲别国的利益与主权,与侵略者达成妥协。这种看似平和却暗藏危机的策略,在二战前的国际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回溯到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初期,美英等国家对此采取观望态度,期望日本能够北上进攻苏联。尽管美国宣称“不承认主义”,但在战略物资上却持续支援日本。这种“指责与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而英国则更是偏袒日本,甚至与日本的某些协议可以看作是慕尼黑阴谋在远东的预兆。
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更是淋漓尽致,英法主导的绥靖政策以德国为主要对象。德国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时,英法并未制裁,反而变相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与此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虽然宣布对意大利经济制裁,但在关键时刻却不肯实施封锁运河和禁运石油等重要措施,使得意大利得以顺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美国的中立法也在绥靖政策的推动下不断演变。有人认为其目的在于隔岸观火,坐收渔利。而在德国占领莱茵非武装区以及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时,英法的不作为和纵容使得西班牙共和国陷入危机,德国借此完成了军事实验。到了慕尼黑阴谋时,英法更是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这一事件成为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这些事件都是绥靖政策在各个场合下的生动写照。尽管后来有建议建立联合阵线对抗德国的计划,但英法的不热心和纵容使得绥靖政策的幽灵继续在国际关系中徘徊。这一政策的本质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暂的和平与安宁,但最终只会加剧国际冲突和战争的到来。这些历史事件告诫我们,面对侵略和威胁时,我们不能退让屈服,更不能与侵略者妥协和勾结。只有坚守正义和公平的原则,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