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何时开始修建的?
揭开圆明园修建的神秘面纱
圆明园,这座汇聚了中国最高艺术文人智慧结晶的皇家园林,其修建的起始时间却如同其本身的辉煌一样,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关于它何时开始修建的,史料中并未有确切记载,专家学者们根据各自掌握的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和推断,得出了众多不同的结论。
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圆明园始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这一说法来源于《钦定日下旧闻考》的编纂者按语。也有观点认为,《钦定日下旧闻考》的记载并不准确,圆明园的修建或许更早两年就已开始,康熙皇帝曾莅园进宴。
还有人提出,圆明园原为明代的故园,经过精心修葺后,才在清代得以扩充和发展。这一观点虽在部分书籍中出现,但胤稹的《圆明园记》中并未提及圆明园是在“明代故园”的基础上修建的。我们还注意到,在圆明园建成后的一百六七十年的官方文献和文人笔记史料中,都未见到有关“明代故园”的记载。
据史料记载,1707年,康熙的十皇子奏请建房,康熙帝批准了在畅春园北面花园以东的空地上为皇子建房。这为我们揭示了圆明园的部分起源。关于圆明园的准确修建时间,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始建于康熙三十九年前后、康熙四十年等,还有清代初年、康熙四十年以后、康熙末年等较为笼统的说法。
尽管争议不断,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它收尽天下名胜,地势平坦,大部分造景都是聚水成景、因水成趣。其建筑共有一百二十三处,楼台殿阁数百座,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有精美的陈设和装饰,还收藏和陈列了世间奇物和珍财异宝。它是几代中国皇帝和工匠们倾注无数心血和财富才修建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奇迹。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却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被摧毁,并多次遭到洗劫,使美丽的“万园之园”化为废墟。这一段沉痛的历史至今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